-
编者按:唐代是一个国力强盛、经济繁荣、艺术向多元化、多层次化发展创新的封建帝国,达到了封建社会的高峰。在文化艺术方面是古今中外的空前大交流、大融合。她“无所畏惧,无所顾忌地吸引吸收,无束缚、无所留恋地创造革新”。打破框框、突破传统,这就产生了“盛唐之音”的社会氛围和思想基础,也正是在这种思想
-
温骧 富春山居图 248×129cm 2018 骧君之作,凡古木、幽兰、奇竹、清梅、大海、高山、善水、祥云,莫不笔雅墨韵,含柔于刚,寓动于静,尽得传统文人画之三昧。其君子之风,静笃脩为,亦蕴笔墨之中,诚画如其人之谓也。 祝君耳顺之年,丰厚学养,更上层楼。 壬辰腊月癸巳在即,观温骧君画作感言。 曦林
-
在筹备《闲人闲事》之前,我们曾想出另一本书——《柜子札记》,一本关于中国文化之龙子龙族的小册子。 “龙生九子”耳熟能详,明以前未有明确说法。《菽园杂记》有古诸器物异名笔录,李东阳有答明孝宗“龙生九子”一说,李东阳的门生杨慎则另有一记。龙,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图腾,在传说中,龙生有九子,九子不成
-
意境漫议 文/朱道平 意境是山水画的核心。也可以说正是因为对于意境的追求,使得山水画脱离了一般意义上的风景,成为人文的山水,从而超越纯自然的写照,具有了更高的意趣和格调。意境一词是随着山水诗的发展而逐渐被引入山水画领域的。魏晋南北朝时期,山水画创作已开始注重对意境的描绘,提出了“澄怀味象”
-
“80后”的旭宇现象 旭宇八十岁高龄后青春焕发,书作层楼更上,越写越好,这是为什么? 人们说:当代书家成名后越写越差是普遍现象,大家却认为旭宇越写越出色。 这种反常现象值得探讨! 小编认为:旭宇首先是文人、作家,他有深厚的文化学养,是典型的两栖艺术家。 其二,旭宇好学。他自称终生向学,向古今高人学
-
白陽评议唐诗卷 旭宇/著 故宫出版社 故宫出版社旗舰店推荐旭宇力作 故宫出版社是全国名社,近期鼎力推出旭宇文墨相辉行书力作,这在当代实属少见。 原因是旭宇先生以其丰厚学养创作出自己读唐诗体会,以精妙之文笔点评了唐代诸家之诗章,并以超然脱俗之翰墨一气呵成长卷,这在古今书坛独秀一帜。真正的文人书法
-
写山——李一摩崖书法展 主办单位 中国艺术研究院 中国书法家协会 江苏省美术馆 总策划 尚辉 徐惠泉 总监制 张兴来 策展人 赵彦国 展览时间 2020年11月3日至11月12日 开幕式时间 2020年11月7日(周六)上午10点 展览地点 江苏省美术馆新馆1号展厅、2号展厅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长江路333号 由中国
-
闲思往事似前身 ——李亚花鸟意趣 文/刘大石 两宋花鸟,后世法乳,富贵或野逸,高妙与精微,至此已成。两三百年间,虽然写实画法仍为主流,受山水画和文人士大夫书画的影响,写意渐兴,直接开启元明笔墨。苏东坡、赵松雪尤倡以书入画,而画笔力臻微妙。意趣与情怀复开酣畅之趣。 宋元画境,理与法,情与趣,使来
-
齐白石 草虫秋海棠68×33.5cm 北京画院藏 中国画的审美特点与当下的悲哀 文/梅墨生 我一直认为艺术没法教,更多应该是一种自我揣摩。艺术虽然没法教,但可引导,可启发,可给人点拨,思考的参照。古今中外很多艺术大师都不是教出来的,但一定都是受到过别人的启发和点拨。 从事中国画近三十年,中国画这个东西跟
-
17世纪时,福建画家吴彬迁入南京,以擅长山水和佛教题材画供奉内廷。吴彬终生信奉佛教,是南京栖霞寺在册的俗家弟子。 在中国人的民间想象中,托钵僧、术士和神秘的隐士往往是“活罗汉”(佛教圣僧)的化身,他们会法术,有神力。每当政府的腐败无能已经危及到社会秩序时(例如明末),对救世主的迷信就更加大行其道。
按照发布时间排序